滬指昨日依然反彈乏力,收盤小幅下挫0.9%,收報3052.79點,再創本輪調整新低。行業板塊普跌,市場成交量依然低迷,不過保險股及保險概念股全線上漲:其中中國平安上漲4.87%,股價創2015年7月至今最高,新華保險上漲3.88%,中國人壽上漲3.55%。 “關于保險股逆勢上漲,原因是多方面的,估值低是一方面,護盤的解釋也比較合理,畢竟國家隊80%的持股在金融類企業!鄙耆f宏源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。 盤面上看,近日保險板塊表現亮眼。4月20日以來,保險作為防御型板塊強勢崛起,截至5月10日收盤,保險指數區間漲幅達到12.69%;成交額657億元,環比上漲69.76%。 其中,新華保險14連陽,累計上漲19.21%;流通市值不到200億元的西水股份上漲力度最大,達到23.77%;中國人壽、中國平安、中國太保分別上漲14%、12%、10%。多家券商給予推薦評級,紛紛表示看好保險股。 東北證券表示,從上市險企一季報和年報來看,壽險聚焦個險價值渠道,業務增質增量。行業回歸保障,安邦人壽保險被暫停新產品申報三個月,資產驅動負債模式面臨挑戰,上市險企價值成長模式優勢凸顯。其上調2017年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增速至25%,長端利率穩步上行,負債成本加速下滑,行業監管利好長足發展,因此認為保險板塊年內高點可期。 從政策面上看,去年下半年開始,保監會對激進型中小保險公司加強監管,政策的落腳點體現為對萬能險銷售行為和權益投資行為的約束。另外,近期保監會人事巨變,為行業的整頓提供了契機。監管從嚴的同時,政府也不斷釋放政策紅利,今年7月1日起,此前僅在試點城市推出的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將向全國開放。未來更大的政策看點是,市場高度關注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也有望于今年年底落地。 從行業上看,保險業呈現增長趨勢。最新保險業統計數據和上市保險公司一季報顯示,保險業在產品結構調整下業績持續增長。保監會5月3日公布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,2017年一季度,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5866.02億元,同比增長32.45%。保險業資產總量16.18萬億元,較年初增長7.04%。 財務數據顯示,2016年A股保險公司交出的成績單差強人意。包括新華保險、中國人壽、太保業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,新華保險、中國人壽凈利潤分別下降42.5%和44.9%。到了2017年一季度,上市險企業績逐步改善,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經營形勢向好。一季度中國人壽凈利潤上漲17%,中國平安凈利潤上漲11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