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理財不能忽略的問題 1、只是了解家庭財富狀況,而非掌握 很多家庭只是對現有財富狀況有個大致的了解,比如負債多少、現有資產多少,但從不去了解哪些錢應該用來作為應急資金、哪些錢可用來投資理財、家庭的負債情況是否適量等。 分析師胡永潤認為,如果只是了解,那知道的頂多是個數字,對家庭財富起不到任何幫助作用。只有真正掌握,才能知道目前的家庭財富狀況是否良好,又能做哪些方面的投資,為財富增值提前做好準備。 2、注重當下,不考慮將來 有些家庭在理財時,更注重的是當下情況。比如用來投資的錢是不是變多了、現有的這些錢夠不夠自己能過好等。一旦當下的情況比較好,他們就有可能不再考慮省錢、制定預算這些事了,甚至產生沖動消費的可能性。時間久了,現有的資產就很容易被揮霍掉。 因此,理財時還是要從長久的計劃來考慮,比如孩子的教育問題、養老問題等,只有提前為這些問題做準備,才能在自己真正面臨時,不至于手足無措。 3、投資過于單一,不利于財富增值
為了保住家庭財富,很多人會選擇直接將錢存銀行,或配置一些安全穩健的產品,如國債等。這些方式其實都可取,但如果只限于其中的某一種,就非常不利于家庭財富的增值。 對一個家庭而言,求穩是應該的,但也要尋找一些資產增值的方法。比如在儲蓄、配置國債之外,再取少量資金投資股票、基金等,爭取獲得更高的收益;蛘,也可直接配置固定收益類產品,不僅安全穩健,收益率也更高,足以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。 4、投資出現問題,從不反思
投資有虧有盈是很正常的事,很多家庭也都會做一些投資。但每當投資出現虧損時,有些家庭成員就會互相責怪,或是將責任推到推薦他們買某只股票、某個理財產品的人身上,就是不自我反思。長此以往,家庭財富永遠無法得到增長。 只有經常進行自我反思和總結,才能及時發現和改正投資中的不足之處,并在下一次遇到類似問題時,采取正確的投資理財策略。如此,便能有效減少失誤,提高家庭整體的投資收益。 |